许多家长都知道,孩子在青少年时期,如果不注意近视防控,就会变成高度近视,待成年之后罹患病理性近视和其他眼疾的概率会明显增加,并且可能致残、致盲。所以,对家长来说,时刻关注孩子视力情况并尽早进行防控,意义非常重大。
孩子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近视防控目标都不一样,一般都分为3个阶段:0岁-8岁、9岁-13岁、14岁-18岁。
0岁至8岁
防止远视储备过快消耗
该年龄段是近视防控的一阶段,重点是“远视储备”,家长必须防止孩子远视储备过早消耗。
孩子在出生时一般都有300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,被称作远视储备。随着年龄不断增长,眼睛逐渐正视化,远视储备会慢慢被消耗,如果消耗过快,就容易引起近视的发生。医生通过专业检查,可以知道孩子的远视储备剩余量。
6-7岁的儿童远视储备一般在100-150度。假如不注意用眼习惯,远视储备量就会下降,这是近视出现的一个信号。
所以,孩子早6-7岁时,应该到正规医院建立屈光档案,每半年要检查一次视力。另外,检查时偶尔还有一些“屈光参差”的情况,即一只眼睛近视,另一只眼睛不近视。这种情况更加复杂,对孩子立体视觉的发育、对距离判断都会产生影响,一旦发现应尽早干预。
9岁至13岁:
减少近距离用眼,增加户外活动
这一阶段,孩子的身体处于迅速发育的阶段,眼睛轴距也在快速发展,一旦近视,发展的速度会特别快。家长要注意,如果孩子总是近距离看书或总是眯着眼看东西,那么就有可能是近视。
建议家中常备一个3米或5米的视力表,以便观察孩子的视力变化,同时减少孩子近距离用眼,并增加孩子户外活动时间,每天1到2小时为宜。
如果要量化近视度数的控制,以一个10岁200度近视的孩子为例。在10岁至18岁的8年时间里,假设有400度的近视度数增长空间,那么孩子每年的近视增长度数就要控制在50度以内,25度以内则更加理想。这一阶段可以通过配戴角膜塑形镜等方法来进行控制。除了尽力防控之外,还要防止近视向高度近视、病理性近视发展。
14岁至18岁:
近视600度以下
眼轴26.5毫米以内
这是儿童近视防控的第三个年龄段,关键词是“高度近视”。防止近视变成高度近视,也就是预防成年后高度近视向病理性近视转化的可能。病理性近视是一种致盲性眼部疾病,如视网膜脱离、黄斑出血、视神经萎缩等。
配镜哪里好?亳州眼科医院哪家好?亳州雷赛眼科医院开展了美国飞秒分子激光近视治疗、ICL、超声乳化白内障、青光眼、斜弱视、角膜病、泪道病、葡萄膜病、玻璃体病、各类眼外伤、复杂眼底病、医学验光配镜等项目.